去看奇闻


2015年科学新发现 发现超级黑洞

2020-07-10 科学探索 2015年科学新发现 发现超级黑洞

  2015年,科学界有很多出乎意料的发现。这一年,著名的哈勃望远镜走过25年的观测历史,也是爱因斯坦发表现现代物理学一大支柱—相对论的一百周年。

  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科学家发现可以改写教科书的生命现象。如植物有类似人那样的神经系统,像感受外界的不良刺激时,表现出类似人心理压力的反应特点。植物不是用简单的物理方式释放气味(化学物质),而是根据生理需要(如御敌)主动排放。月鱼不是温血动物,从而可改变教科书的「鱼类是冷血动物」定义奇+闻+网。

  神经学家发现,大脑结构中存在被忽视了几十年的淋巴管,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大脑在免疫功能中的作用。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人体存在外来基因(基因漂移现象),以及正式生物界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因此进一步否定进化论假说。

  1、首次从银河系获得暗物质存在的直接证据

  图中,蓝色的球形对称光晕即为银河系中的暗物质。

  2月9日,欧洲科学家首次通过对比星体自转速度的方法,从银河系获得直接证据,证实宇宙存在暗物质。

  科学家说:「目前的观测数据证实,银河系内存在暗物质,而不必再做出假设。希望该结果破除依赖模型的局限,消除直接和间接探测暗物质中存在的模糊性,而有助于揭示我们银河系的结构和演化。」

  2、发现极古老超级黑洞或改写物理学

  超级黑洞模式图。

  2月25日,天文学家宣布,在128亿光年远的类星体中,发现存在质量为太阳120亿倍的极其古老超级黑洞SDSS J0100+2802。该黑洞仅比宇宙年轻9亿年,亮度是太阳的420兆倍。

  令科学家吃惊的是,它的年龄非常古老,在宇宙极其年轻的时候,它就生成了。《国家地理杂志》说,若以宇宙为100岁的年龄比喻,这个黑洞是在宇宙6岁的时候形成的。

  现有科学理论无法解释如此质量巨大、能力极强的黑洞为什么在宇宙的很早时期形成,因此科学家认为此发现将会改写物理学。

  3、发现人类外来基因进一步否定进化论

  3月13日,《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学术期刊登载一项最新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人类在远古时代即从周围环境获得必需的基因(生物学上称之为「基因水平转移」 ),而且该研究首次证明基因水平转移会在多种生物的机体间发生。

  科学家表示,该研究打破进化论认为的生物完全依赖祖先基因的观点。剑桥大学科学家阿拉斯代尔?克里斯(Alastair Crisp)说:「这是首次发现基因水平转移在动物及人类中广泛存在,并产生了几十甚至几百个活跃的外来基因。

  DNA的3D分子模型示意图

推荐阅读:智能手环将画面投射皮肤:手臂变触摸屏

  令人惊讶的是,基因水平转移绝不是罕见的,似乎涉及许多甚至是所有动物,而且现在基因水平转移仍在发生。这说明,我们需要重新分析对进化论的认识。」

  4、大脑内发现存在淋巴管将改写医学定义

  6月1日,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大脑内存在免疫系统的淋巴管道,从而改变几十年来教科书中「脑内没有淋巴管」的解剖概念。该研究负责人、弗吉尼亚大学神经科学家乔纳森?基普尼斯(Jonathan Kipnis)教授说:「此发现彻底改变我们对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的认识。」

大脑有无穷的奥秘。

  这一发现让人联想二十世纪80年代医学界发现心脏分泌心钠素(或心房利钠尿多□),认识到心脏不是简单的泵血机器,而是参与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调节的重要器官。这一点和中医所讲的「心主神明」有一些共通点。